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超声医学

图片丢失啦
精准医疗是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识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保健的原理和实践、以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式。在精准医学范式引领下的精准医疗实践,将针对每个病人正确选择和精确应用适宜的诊断方法,实现医源性损害最小化、医疗耗费最低化以及病患康复最大化。
共找到 11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刘春荣, 廖卫, 王新英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4): 381-38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4.015
    摘要 (96) HTML (0) PDF (847 KB) (3)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膈疝患儿30例,采用超声和X线片对患儿左、右膈疝和疝内容物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证实其对儿童先天性膈疝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手术结果表明,30例先天性膈疝的患儿中,左侧疝26例,右侧疝4例;疝内容物为空腔器官者9例,空腔与实质器官合并者21例。先天性膈疝患儿超声表现为上腹部膈肌回声中断,可见肺下界上移;经胸部背、侧腰部扫视隔离肺可见胸腔内与其他肺组织不相连的囊实混合回声区;经腹部扫视,空腔器官疝入则腹腔显示较空虚,实质性器官疝入,在正常位置不能显示器官结构。先天性膈疝患儿X线片表现为膈上可见半圆形肿块影,心脏及气管向健侧移位,腹部较空虚密实。超声诊断对先天性膈疝患儿膈疝位置和疝内容物的判断准确率(100.00%和90.00%)显著高于X线片(93.33%和56.67%,P<0.05)。

    结论

    超声诊断能通过回声和图像结构对儿童先天性膈疝的位置和疝内容物进行判断,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2.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付越, 刘俊艳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3): 243-246.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3.008
    摘要 (42) HTML (0) PDF (816 KB) (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2组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术中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TAPB复合DEX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麻醉起效、持续时间;对比2组麻醉后2 h的神经阻滞、镇痛及镇静评分;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 h,2组Bromage、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

    结论

    TAPB复合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镇痛作用较好,可提高其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圆韧带病变中的应用
    李肖亚, 唐华, 蒋鹏程, 董建红, 郝磐石, 赵鸿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3): 270-27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3.015
    摘要 (105) HTML (1) PDF (924 KB)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圆韧带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5例(113条)超声诊断为圆韧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与术后诊断结果对比。

    结果

    临床术后证实圆韧带囊肿共66例(69条),均合并腹股沟疝,其中68条为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圆韧带囊肿61例(64条)。超声表现圆韧带积液合并圆韧带增粗者2例(2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斜疝。超声诊断为圆韧带静脉曲张合并斜疝1例(1条),斜疝术后复查静脉曲张消失。超声诊断的圆韧带囊肿合并疝1例(1条),手术证实为斜疝合并圆韧带囊性病变(性质不明)。超声正确描述圆韧带区交通性积液21例(24条),术后均证实为斜疝。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圆韧带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圆韧带囊肿的诊断率较高。圆韧带病变中圆韧带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圆韧带病变和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关系密切。

  • 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线疝诊断中的应用
    梁舒媛, 李楠, 彭柳清, 任玲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134-13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2.010
    摘要 (47) HTML (0) PDF (829 KB) (1)
    目的

    探讨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线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24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白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

    结果

    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疝的发生部位均位于剑突与脐孔之间的腹壁中线处,腹白线缺损处(疝环)直径0.4~2.8 cm,疝囊大小(1.1 cm×0.3 cm×1.0 cm)~(8.0 cm×3.1 cm×7.2 cm),疝囊形态多不规则,疝囊内回声因内容物不同而表现不同,主要分为3类,第1类内容物为腹膜外脂肪,声像图表现为较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第2类内容物主要为网膜,声像图表现为中等稍低回声,第3类内容物主要为肠管,声像图表现为疝囊内可见肠管样回声,动态观察并可见其蠕动。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腹白线的连续性情况、测量缺损的直径、疝囊的大小、判断疝的内容物以及有无嵌顿疝等情况,并具备无损伤、廉价、可重复性好、可动态观察等优势,对于白线疝的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对白线疝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5.
    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生理参数的影响
    杨振龙, 吴纯东, 左东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138-14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2.011
    摘要 (27) HTML (0) PDF (822 KB) (0)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IINB)与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生理参数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麻醉科进行开放式腹股沟疝疝囊内环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对照组基础上增加IINB。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及生理参数、免疫应激水平。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内滞留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免疫应激水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如呕吐、穿刺点出血或血肿、局麻药入血或延迟苏醒的患儿例数等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6例(10.91%),对照组为4例(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术后PACU滞留时间、苏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63±1.97)min、(3.42±0.67)min、(28.31±3.23)min,与对照组(9.79±2.58)min、(3.49±0.52)min、(27.83±2.77)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患儿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8.72±13.16)次/min、(64.25±4.64)mmHg,与对照组(94.17±10.11)次/min、(67.16±4.7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患儿HR及MAP分别为(85.51±10.31)次/min、(63.10±3.89)mmHg,与对照组(89.88±11.23)次/min、(65.14±5.2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4.68±2.73)mmol/L、(5.92±1.64)pg/L,与对照组(19.12±3.29)mmol/L、(11.03±2.07)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3.42±2.64)mmol/L、(4.59±1.28)pg/L,与对照组(17.69±3.16)mmol/L、(7.23±2.21)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IINB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不会增加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术后应激反应影响小,患儿生命体征更为平稳。

  • 6.
    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疗效
    陈思明, 李楠, 王月香, 罗渝昆, 朱亚琼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2): 142-14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20.02.012
    摘要 (54) HTML (0) PDF (1017 KB)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并发症应用价值的初步评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治疗15例因腹股沟疝术后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对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进行注药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分别评估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注药治疗后,患者短期疼痛明显缓解,24 h尤为显著,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3.5±0.8)、(0.7±0.8)、(1.5±1.0)、(2.5±0.8)、(2.7±0.8)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术后2周与4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短期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实时引导、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故可作为临床缓解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7.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张成, 黄振华, 帅建忠, 徐晓燕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6): 544-54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9.06.016
    摘要 (35) HTML (0) PDF (1108 KB) (2)
    目的

    探究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至10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每组患儿5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小儿疼痛量表评分(FLAC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7±1.86)min、(13.34±3.17)min及(2.26±0.14)d,与对照组(13.31±2.05)min、(19.86±3.48)及(3.15±1.1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84、9.259、5.341,P均<0.001)。与T1相比,观察组患儿T2、T3时段HR、SBP、DBP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段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段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术后2 h、4 h及8 h FLACC评分分别为(2.3±0.6)分、(2.0±0.4)分、(1.6±0.5)分、(1.2±0.3)分,均低于对照组(3.0±0.5)分、(2.7±0.6)分、(2.2±0.3)分、(1.7±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0、47.114、57.940、49.999,P均<0.05)。观察组呕吐、咽痛、喉痉挛的发生情况分别为3(6.00%)、3(6.00%)、2(4.00%),均低于对照组10(20.00%)、11(22.00%)、9(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5.316、5.005,P=0.037、0.021、0.025)。

    结论

    在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8.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镇痛效果
    魏巍, 方桥, 李维, 田松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4): 327-330.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9.04.011
    摘要 (47) HTML (0) PDF (1021 KB) (2)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15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及疼痛评分、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12 h小儿疼痛量表(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入喉罩后、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MAP、HR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2组间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快,可以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躁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9.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
    别世杰, 夏瑞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4): 331-33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9.04.012
    摘要 (39) HTML (0) PDF (1008 KB) (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比较2组患儿手术应激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情况及自控镇痛情况,并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儿切皮后2 min及10 min 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10 min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明显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和手术应激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儿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10.
    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与传统超声在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李博, 刘燕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12 (04): 297-299.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8.04.016
    摘要 (41) HTML (0) PDF (908 KB) (2)
    目的

    对比分析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ultrasonic volume auto-scan,UVAS)与传统超声在腹外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腹外疝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诊断考虑腹外疝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UVAS与传统超声检查,通过对观察部位的立体结构、还纳路径、具体位置、疝囊以及疝内容物等进行分析判断并分型,将2种检查方法的术前、术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UVAS对可复性腹股沟疝诊断的正确率72.2%略低于传统超声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UVAS对难复性腹股沟疝诊断的正确率100%高于传统超声检查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UVAS对腹壁切口疝诊断的正确率100%高于传统超声检查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

    结论

    UVAS为临床工作者诊断腹外疝提供了三维立体图像,与传统超声检查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 11.
    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超声诊断
    裘之瑛, 陈悦, 唐健雄, 庞芸, 李绍杰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12 (02): 108-11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8.02.007
    摘要 (27) HTML (0) PDF (986 KB) (0)
    目的

    分析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超声诊断意义。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164侧因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持续慢性疼痛病例,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慢性疼痛的病因,对合并出现的各项病因进行分组比较。

    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引起术后慢性疼痛的阳性诊断有:包裹性积液、阴囊壁水肿、睾丸炎症、睾丸鞘膜腔积液、精索在重建内环口处活动受限、精索静脉曲张、耻骨处瘢痕增生、补片皱缩变形、补片或网塞堆积、复发疝、精索囊肿、附睾头囊肿。在两两合并出现的阳性诊断各组中,包裹性积液合并阴囊壁水肿、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精索在重建内环口处活动受限、补片变形皱缩合并和复发疝的发生率在各自分组内存在显著差异(χ2=41.37、20.07、13.19、7.36,P均<0.05)。

    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开放式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阳性诊断因病程发展常合并出现,临床医师诊断时需全面考虑。

    Baidu(1)